AD
当前,根据建设部的计划要求,为了防治非典,《中央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标准》(卫生要求部分)力争在8月份之前编制完成,此外还有因应病毒实验室安全封存病毒细菌和通风的要求,编制《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和《生物安全操作柜》标准。 强化建筑通风效果是SARS带来的启示,但不能矫枉过正,标准并不能拔得太高,既要向国际标准看齐,又要符合中国的国情,成本过高反而会“架空”标准,因过于严苛无法落实而形同虚设。 提高标准,投资和运营的成本必然要提高。如果增加新风量,首先要增大新风管,增大新风机组,投资成本增加了。而在整个空调通风系统中,新风系统的耗能一般占20%-30%,因此增加新风量就意味着能耗方面的提高。 我认为,应该这样理解建筑节能与建筑通风之间的辨证关系。建筑节能关系到可持续发展,体现为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最终影响自身效益。建筑通风量是身体健康的基本需求,基本指标。两者必须有机结合。在制定标准时两者兼顾,卫生标准是基础,在保证新风量的基础上,尽可能追求节能。可以通过热回收,系统的有效调节和控制减少由新风增加带来的能耗增加,如果技术措施得当,完全可以不增加能耗,甚至能耗降低。 洁净网 改造写字楼和医院空调系统 在设计上,通风系统的设计是否正确?新风量是否足够?室内风系统的平衡?新风采集是否洁净?这是以往在建筑空调通风系统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 与一般民用建筑的原则一样,写字楼的空调通风系统首先要满足使用者的健康卫生要求。不少写字楼新风量不足,要达到卫生标准,很多需要改造。很多中大型建筑的空调通风系统设计了10%-30%的新风量,现在即便是全新风运行,新风的标准只是满足正常情况下的人的基本需要,但并不能充分达到预防“非典”的效果。 已建成的建筑物通过基本改造也可以达到提高通风效果的目的。包括扩大新风口、加大新风机组、增加新风管道、对室内风系统进行平衡、增加回风过滤装置等。而管理部门的卫生意识更为关键。 过去各大医院增设中央空调主要是用于室内温度调节,通风系统并不完善。在这次非典爆发时,由于通风系统的缺陷可能造成医院交叉感染比较严重。 洁净网 对医院空调的设计和使用建议:不同区域不共用一个系统。新风量应高于一般民用建筑,但过去空调新风普遍不足。非典病区更要保证通风,加强空气的有序流动:从清洁区到半清洁区,再到病区。在排风系统中设置过虑除菌装置。 通常在手术室使用的空调通风系统中,循环回风和采集的新风都是经过高效过滤,具有很高的洁净度,以保证手术室的需要。虽然由于成本的原因,这样的高效过滤系统不可能应用到民用建筑中,但仍有一些思路可以借鉴:比如室内气流分布和过滤等理念。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气调节研究所所长徐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