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 轻松快乐从此开始!

洁净网-洁净室行业信息资讯

当前位置: 洁净网 > 技术资料 >

混合制冷剂水平管内沸腾换热计算方法的回顾和评价...

时间:2011-10-25 20:03来源: 作者: 点击:等待统计信息……
摘要:摘要: 本文对混合制冷剂水平管内局部沸腾换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比较,筛选出了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的计算公式。比较结果表明,陈民公式对预测混合制冷剂管内局部沸腾换热系数准确度较好。 关键词……
AD
摘要: 本文对混合制冷剂水平管内局部沸腾换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比较,筛选出了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的计算公式。比较结果表明,陈民公式对预测混合制冷剂管内局部沸腾换热系数准确度较好。
关键词: 局部沸腾换热系数 混合制冷剂 水平管
混合制冷剂沸腾和纯质制冷剂沸腾有显著不同,影响因素有组分对核化的影响,物性随组分的显著变化,以及气液变换和蒸发机制的阻力等。一般情况下,混合物的沸腾换热系数低于有相同物性的纯质的沸腾换热系数。本文对混合制冷剂水平管内沸腾换热计算方法做了一个回顾,并利用从文献中收集到的实验数据对各计算方法做了一个比较,筛选出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
1 混合物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系数计算方法
混合工质水平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的关系式有两类:分流型按机理导出的半经验关系式和不分流型的纯经验拟合式。
1.1分流型的半经验关系式
混合工质管内流动沸腾可以粗略地分为饱和核态沸腾区和两相受迫对流区。
对于饱和核态沸腾区,stephan和Kerner[1]建议按下式,对池沸腾进行修正而得出
沸腾换热系数:
 (1)
其中:分别为液相和气相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成分;
分别为相同热流密度下纯组分和的池内核沸腾换热系数;
为由Chen引入的抑制因子。
 
其中
 
 
为系统压力(bar)
为由特定的二元系统所决定的一个常数,参见文献[1]的表7—20。
对于两相受迫对流区,Bell-Ghaley法的模型是以膜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其经过简单处理后的按机理导出的半经验关系式为:
 (2)
(总热阻)(液膜热阻)(气膜热阻)
其中:为沸腾侧局部总换热系数;
为液膜的换热系数;
为气相显热换热系数,,为气相雷诺数,为气相普朗特数,为气相导热系数,为管径;
为气相显热通量;
为总热通量。
Bell-Ghaley将用表示,的表示式如下:
 
其中: 为混合工质的干度,为其温度,为其焓,为其气相定压比热。文献[1]没有给出区分流型的判据,本文按文献[10]的判据进行区分。即
上面两个换热区的分界,视质量流速与热流密度的关系确定。当时,按饱和核态沸腾换热(公式(1))计算,当时,应按两相受迫对流换热(公式(2))计算。其中,,,的意义见文献[10]。
1.2不区分流型的经验关系式
针对混合工质管内流动沸腾所提出的换热系数计算式非常少。这里,我们只提及几个适用范围较宽的关联式。
Jung[2]等人在原来发展起来的用于纯工质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的经验公式的基础上,采用了提出的考虑池沸腾换热中混和效应的方法,引进了一个修正核态沸腾混和效应的因子和一个修正强制对流蒸发项传质阻力的因子,具体形式是:
(3)
其中, 

和为按Stephan-Abdelsalam公式计算的纯组分池沸腾换热系数,即:
 
;为接触角,等于35° 
 
 
、为混合工质中易挥发组分的液、气相摩尔浓度,为易挥发组分的临界压力。
1991年,Kandlikar[3]也将他先前提出的用于纯工质管内沸腾换热计算的公式推广到二元混合物范围。增加考虑的因素包括液相传质对核态沸腾的影响,以及气相浓度和混合工质物性带来的影响,公式的具体形式为: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二维码生成器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