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当前,节约能源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为了加强政、学、研、产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以利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由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中国节能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上海市经济委员会支持,上海市冷冻空调行业协会、上海市制冷学会、上海市节能协会等单位协办的“2005中国节能、制冷、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高层研讨会”于9月17日~18日在上海虹桥机场旁的上海航友会议中心举办,虽然是仲夏时节,阳光依旧灿烂,气温高达34~35℃。来自北京、广州、深圳、厦门、南京、西安、宁波、天津等地嘉宾和上海制冷空调界同仁150人齐聚一堂,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主任助理周敏浩、全国政协委员会赵国通、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滕藤、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潘家华、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李周、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尚世任、中国教授协会副会长李成勋、中国家电协会副理事长沈建芳、中国节能协会副秘书长董列、上海市制冷学会理事长王如竹、上海市冷冻空调行业协会会长王心平等领导应邀出席。 在研讨会上,12位专家学者就能源、生态环境、循环经济,制冷空调节能与可持续发展发表演讲。7位企业代表就研发节能制冷空调产品进行了交流。7位代表就制冷空调的节能发表书面论文。 能源、生态环境、循环经济 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滕藤在“能源形势与节能战署”演讲中先分析了中国能源情况,能源的开发与供应,最后指出要节能与开源并重,我国的能源应以煤为主,要大力发展水电、核能,推进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利用。从能源战署来看,要主足国内资源和技术。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李周在“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进展”演讲中指出,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这些在自然界可重复、循环利用的资源,几乎不造成环境污染,环境代价最小,可再生能源还具有安全优势。 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潘家华在“天气变暖、二氧化碳减排与可持续发展”演讲中先介绍了京都议定书主要内容,中国正式批准京都议定书后,承诺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浪费,开发可再生能源。 上海市环保局污控处副处长魏华军在“能源与大气污染控制”中对上海的能源供应与大气污染作了分析,指出要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应用。 华东理工大学环境咨询研究中心主张大年在“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演讲中指出发展必须以保护自然为基础。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环境与发展矛盾的根本措施,是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的演讲“经济发展与能源需求”的矛盾和上海节能协会副秘书长蓝敏俊的演讲“走节约型社会必由之路”都强调大力开展节能活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努力形成节能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洁净网 制冷空调节能与可持续发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陆震在“制冷节能与可持续发展”演讲中认为制冷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技术基础,同时带来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我国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发展制冷技术,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推进制冷节能,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陆震教授认为根据我国国情发展制冷技术的途径有:(1)采用有益于环境的制冷剂;(2)开发高效的制冷和热泵循环,进行制冷和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3)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4)利用各种余热资源,实现能源综合利用;(5)发展吸收式制冷,促进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