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6、慢滤池 国内于建国以来,几乎所有城市的慢滤池都陆续废弃。但国外尤其是欧洲国家为保持良好水质,很多以慢滤池作为把关的最后设施。实际上慢滤对特定农药的处理效果是优异的,是获得生物稳定的处理水的最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在强化水质标准上,慢滤与其他处理设施相组合使用,更是最能有效地解决众多水处理问题的一种处理方法。在当前国内原水有机物和微生物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应把慢滤池的再度使用,列到议事日程加以探讨。 7、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 这种滤池的作用是原水经臭氧作用,将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提高有机物的可生化性。由于臭氧溶解度比氧为高,活性炭始终处于富氧状态,使保持一定的吸附能力;同时还使炭的表面附着细菌繁衍生长,以降解吸附的小分子,达到去除有机物的目的。 在1890年后半期,臭氧(O3)曾被认为是最佳处理剂,估计能有90%以上的水厂使用。以后发现用臭氧处理后会要产生醛类及溴酸盐等有毒副产物。国外多次报道此事。美国洛杉矶水厂使用臭氧就产生许多有毒副产物,国内哈尔滨水厂也提出了用臭氧处理产生可能是有害的致癌物。同果也有报道臭氧并不能对三卤甲烷前驱前氧化破坏,只是增加有机物的可生化性,一般要经过吸附处理才起作用。国外尤其是美国、日本新建或改建水厂,对采用臭氧持犹豫不决态度,因此一般认为单独使用臭氧是不适宜的,一定要配合有消除臭氧产生的副产物过滤设施。常规滤池结合臭氧使用,在臭氧为少量的情况时可勉强使用,但最好采用各种形式的活性炭滤池,特别是采用生物活性炭(O3+BAC)滤池最相宜。 洁净网 活性炭滤池有单独活性炭(GAC)滤池、单独生物活性炭(BAC)滤池、臭氧一活性炭(O3+GAC)滤池和臭氧一生物活性炭(O3+BAC)滤池。采用BAC滤池和GAC滤池,由于使用效果不尽人意,使用的不多。O3+GAC滤池一度曾广泛使用,基本能除掉水中有机物,但最大缺点是寿命不长,一般几十后即失掉吸附能力需要再生,再生设备价格高且再生费用大。 O3+BAC滤池几乎除尽全部有机物,其脱色、除臭效果也佳,使用寿命一般为2-3年,最长可达5年,是一种值得应用的给水设施。提出的一些不足处,如滤池漏泄细菌内有有毒素及有毒微生物,据报道漏泄情况很少,就是有漏泄情况,漏泄的细菌和微生物无毒。另外有采用这种滤池,一些有机物不能被全部化解成CO2的观点,报道提出遇有此种状况可以用曝气法解决。 8、膜过滤设施 膜过滤是物理性的固液分离技术,不需化学性的处理,在给水技术上应是一大突破。一般在原水稍好的情况下,单独使用过滤膜就能处理成优质的饮用水。过滤膜基本分类为微滤膜(MF)、超滤膜(UF)和纳诺滤膜(NF)。MF以除去0.05μm及以上的浮游物质、胶体及菌类为对象,UF以除去分离分子量300、0.05μm以下的有机物质为对象,NF则以除去分离分子量300以下的无机物为对象。NF处理后水几乎成为纯水,对人类有益的盐类可能也被除掉,所以当前都以MF和UF过滤饮用水。 膜用于过滤饮用水有以下优点:基本无需凝聚剂、易于自动化、维护管理费用小、排水处理简单、处理场地少。但也有不足处,如膜的寿命当前还短,一般5-7年更换一次、膜过滤时间少只有几分钟或多一些,在原水水质突发时不易对付、膜过滤水厂的膜块本身有数千根到数万根,施工维护困难、膜过滤为新技术,管理经验少。一般由于膜的孔眼细小,对原水中较大颗粒不易应付,多没有预处理,采用常规处理居多。现此设施已有多处应用,到1996年世界已有74座膜过滤水厂,规模都几乎在万m3/d以下,最近建设的已有很多超过万m3/d,巴黎正建造14 万m3/d的NF水厂,美国洛杉矶也建造14万m3/d的膜水厂(类型不详,估计为MF模)。但愿膜过滤始终是新技术,国外虽然已有多数国家使用,然而还是起始阶段经验不足,且有着一些不足处,国内已有几处使用更是摸索进行。认为国内目前不宜于在稍大型水厂采用,可在中小型水厂试用及在瓶装水厂应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