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20世纪60年代德国为了建设鲁尔工业区,对埃姆舍河及其流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随后河流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经常泛滥,导致防洪治洪成本大增。当地不断修筑加高各种混凝土河堤,想进一步阻止洪水肆虐,其结果是“治标不治本”,出现恶性循环。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德国在埃姆舍河350公里的沿线,开始建设“埃姆舍河国家河流公园”,拆除两岸一切人工混凝土河堤、河坝及其他构筑物,恢复原始生态环境和地貌。经过十年的努力,埃姆舍河流域的污水得到彻底整治,两岸出现茂密灌木丛林,河水滋润大地,并渗到地下,补充地下水。这种“自然还原法”的建设模式得到了广泛的称赞和认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