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C 614.898.5 GB 8702-88 Regulations for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rotection ]
1 总则
1.1 为防止电磁辐射污染、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促进伴有电磁辐射的正当实践的发展,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一切单位或个人、一切设施或设备。但本规定的防护限值不适用于为病人安排的医疗或诊断照射。
1.3 本规定中防护限值的适用频率范围为100kHz~300GHz。防护限值与频率的关系见下图。
1.4 本规定中的防护限值是可以接受的防护水平的上限,并包括各种可能的电磁辐射污染的总量值。
1.5 一切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单位或个人,应本着“可合理达到尽量低”的原则,努力减少其电磁辐射污染水平。
1.6 一切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的单位或部门,均可以制定各自的管理限值(标准),各单位或部门的管理限值(标准)应严于本规定的限值。
2 电磁辐射防护限值
2.1 基本限值
2.1.1 职业照射:在每天8h工作期间内,任意连续6min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小于0.1W/kg。
2.1.2 公众照射:在一天24h内,任意连续6min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0.02 W/kg。
2.2 导出限值
2.2.1 职业照射:在每天8h工作期间内,电磁辐射场的场量参数在任意连续6min内的平均值应满足表1要求。
表1 职业照射导出
频率范围MHz 电场强度V/m 磁场强度A/m 功率密度W/m 2
0.1~3 87 0.25 (20) 1)
3~30 150/√ ̄ f 0.40/√ ̄ f (60/f) 1)
30~3000 (28) 2) (0.075) 2) 2
3000~15000 (0.5/√ ̄) 2) f (0.0015/√ ̄) 2) f f/1500
15000~30000 (61) 2) (0.16) 2) 10
注: 1)系平面波等效值,供对照参考。
2)供对照参考,不作为限值;表中f是频率,单位为MHZ;表中数据作了取整处理。
2.2.2 公众照射:在一天24h内,环境电磁辐射场的场量参数在任意连续6min内的平均值应满足表2要求。
表2 公众照射导出限值 频率范围MHz 电场强度V/m 磁场强度A/m 功率密度W/m2
0.1~3 40 0.1 (40) 1)
3~30 150/√ ̄ f 150/√ ̄ f (12/f) 1)
30~3000 (12) 2) (0.032) 2) 0.4
3000~15000 (0.5/√ ̄) 2) f (0.5/√ ̄) 2) f f /7500
15000~30000 (27) 2) (0.073) 2) 2
注:1)系平面波等效值,供对照参考。
2)供对照参考,不作为限值;表中f是频率,单位为MHz;表中数据作了取整处理。
2.2.3 对于一个辐射体发射几种频率或存在多个辐射体时,其电磁辐射场的场量参数在任意连续 6min 内的平均值之和,应满足式 (1):
Ai,j
ΣΣ -------- < 1……………………………………(1)
ij Bi,j,L \
式中 : Ai,j——第 i 个辐射体j频段辐射的辐射水平;
Bi,j,L——对应于j频段的电磁辐射所规定的照射限值。
2.2.4 对于脉冲电磁波,除满足上述要求外,其瞬时峰值不得超过表中1、2所列限值的1000倍。
2.2.5 在频率小于100MHz的工业、科学和医学等辐射设备附近,职业工作者可以在小于1.6A/m的磁声下8h连续工作。
3 对电磁辐射源的管理
3.1 下列电磁辐射体可以免于管理
3.1.1 输出功率等于和小于15W的移动式无线电通讯设备,如陆上、海上移动通讯设备以及步话机等。
3.1.2 向没有屏蔽空间的辐射等效功率小于表3所列数值的辐射体。
表3 可豁免的电磁辐射的等效辐射功率
频率范围,MHz 等效辐射功率,W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