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 轻松快乐从此开始!

洁净网-洁净室行业信息资讯

当前位置: 洁净网 > 综合资讯 >

城市供热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探讨(2)...

时间:2011-11-18 20:53来源: 作者: 点击:等待统计信息……
摘要:供热价格改革首要任务是在供热环节实现由政府定价转为市场定价,而热价形成的前提是一个自由、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供需双方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主体……
AD

    
     供热价格改革首要任务是在供热环节实现由政府定价转为市场定价,而热价形成的前提是一个自由、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供需双方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主体。供热企业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用户能自由选择、自主决策,双方实行等价交换。
    
     (一)供热服务商品化热是一种更接近于商品属性的准公共物品,具有排他性,不交费就不能消费热,因此热又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从消费角度看,要贯彻"谁用热,谁付费"的原则。首先付费主体由职工所在单位逐步转为用户,供热补贴由"暗补"变"明补",即在福利供热制度下由单位和国家贴补的热费按一定比例转变为用户工资的一部分。这样热量消费由供需双方直接交易,热费由用户直接支付给供热企业。例如,天津市的供热改革已实现用户全额承担热费。其次改变采暖收费依据,由按面积收费转变为按实际耗热量收费。在旧体制下,热耗量和热费是完全脱节的。由于用户不能调节和控制用热量,按面积收费实际掩盖了不同建筑位置、不同的生活习惯、用热方式产生的耗热量的差异。例如,在保持相同室温条件下,一栋楼里相同面积的中心单元的住房耗要高于边角和顶层单元,朝北的房子耗能要高于朝南的,但按面积收费时,住户的采暖费没有区别。这种收费方式使用户不关心节能,造成能源浪费,企业供热成本加大。供热系统改造实现分户计量后,按实际热耗量缴纳采暖费使用户有了明确的利益界限。在既定成本(可支配收入)的约束下,用户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合理用热。
    
     (二)供热企业市场化以市场形成供热价格。从生产角度看,供热企业必须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提供最优产量,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供热企业必须实行市场化改革。首先,应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国有供热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政企分离。供热企业不再是政府的附属物,而是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市场化的现代企业。其次,引入竞争机制,降低供热成本。核心是使自然垄断业务和非自然垄断业务分离。前者继续实行区域性独占,后者通过实施特许经营,由一两家独占变为多家竞争。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鼓励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如国企、合资和私营企业之间;二是推动不同供热方式,如热电联产、燃煤锅炉房供热、燃油供热、燃气供热、电供热之间展开竞争。企业在外部约束下,必须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强化成本约束,从而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 洁净网
    
     二、再造热价形成机制
    
     (一)建立明晰、可行的热价制定原则长期以来,"以价值为基础、适当考虑供求关系,合乎国家政策要求"一直是国家定价的原则。这个原则的缺陷是内容不明确,可操作性不强。国家既要照顾企业的利益,又要考虑居民的支付能力、社会的稳定,企业自主定价的余地缩小。结果价格水平的高低往往与企业的谈判能力、攻关能力有密切的关系。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热价的制定取决于企业和政府讨价还价的结果。
    
     确定合理的热价,需要建立明晰可行的制定原则。它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合理经营原则。首先是企业通过正常经营能补偿全部成本;有合理的利润率,吸引投资,促进优良资源流入供热行业;最后是能促进企业不断提高效率。 洁净网
    
     2、公平负担原则。传统体制下,按面积计算热费忽略了不同用户占用供热资源不等的状况。因此要理顺价格关系,按热量计费,实行两部制价格,体现用户间公平负担原则。其次公平负担还要体现在供求双方之间。按等价交换原则,供热方有保证供热质量的义务,也有按提供的服务收费的权利。用户有要求室内采暖温度得到保证的权利,也有按实际耗热量付费,不欠费的义务。权利和义务的对等,体现了公平负担原则。 
    
     3、调节需求原则:热价不仅要与成本相近,还能调节用户的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激励用户节约能源。
    
     4、解决外部性原则:发挥热价的杠杆作用,促进清洁和高效能源的使用,服务于国家的资源和环保目标。

洁净网


    
     5、兼顾弱势群体原则:对低收入和贫困家庭提供适度的价格优惠,保护其利益,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洁净网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二维码生成器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