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经过半年多的精心筹备,日前,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受国家认监委委托正式启动“生活饮用水水质净化器产品认证”项目,他们力图通过产品认证的方式规范家用水质净化器(俗称净水器)市场。但是,有业内人士说,如果想把水质净化器生产行业“梳理整齐”是一件极其艰巨的工作,一方面,它被许多专家认定为是一种代表着水质净化技术发展方向的产品,不仅能够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巨大的市场空间对于企业来讲也是一块极诱人的大“蛋糕”;而另一方面,这又是一个极端没有“规矩”的行业———缺乏行业自律、没有生产标准、市场混乱、亟待规范。 我们用惯了的自来水需要改善吗?有关专家提供的一组数字让人觉得改善是必需的,更是急迫的。 近40年来,饮用水的污染源已经从人类早已熟知的重金属污染、病原体污染等,扩大到常规处理工艺无法控制的有机污染物。包括内分泌干扰物等在内的有机污染物有上千万种,按照目前的科技水平预测,水质中可能含有的也就几百种。它们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不是“急性中毒”,而是可能波及几代人。我国不仅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而且是一个水资源污染严重的国家,78% 的城市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源,50% 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保守估计,全国共有 9 亿人饮用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 世界各国的卫生健康组织先后制定了严格的饮用水标准,美国现行饮用水水质标准有近150 项。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颁布实施的,至今未做修订,检验项目只有34项,其中不包括有机污染物。2001年,卫生部发布《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其中各项检测指标增加到96条,但其中有62条属于“参考标准”,要求“必要时”检测,实际上众多小型水厂无法依照执行。 即使所有的水厂按照所有的检测项目进行检测合格,也仅限于水厂出厂时的水质。随着城市规模不断加大,供水管网和水源的日益复杂,当自来水最终到达每个家庭的时候水质被二次污染了。这是令卫生和建设部门的专家感到无奈的现实问题。 终端饮用水水质净化器由此被认为是目前解决“喝水”问题的最有效工具。 一个鱼龙混杂的市场 我国的第一台净水器1979年诞生在上海市。当时,这种能迅速改善水质的产品得到了许多老百姓的喜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厂家售后服务跟不上、消费者使用存在误区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市场曾经一度萎缩。”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已经获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的水质净化产品已经有1000多个。但是,净水器市场却是一个“各路”专家都一致认定的鱼龙混杂的“重灾区”。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净水器产品不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但是,从整体情况看,由于我国净水器生产入行门槛低,使“小企业太多、规模企业凤毛麟角”成为目前净水器产品市场存在的最大问题,而直接的后果就是产品鱼龙混杂,市场大打价格战。一些小企业为了以超低价格“角逐”市场,不惜牺牲产品的卫生安全和性能以降低成本。第二个后果是大型企业创名牌难。有名牌企业的负责人就介绍,虽然部分小企业缺乏引进新技术的实力,更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但是,他们仿造能力却极强,大企业的新产品上市不久各种品牌的同类型产品就能“遍地开花”,所以,至今我国的净水器行业还没有出现市场公认的名牌产品。与此同时,净水器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讲还是个陌生的产品,购买时缺乏足够判断依据,显得无所适从,最终选择了放弃使用这种产品。这些无疑都阻碍了产业的发展速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