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 轻松快乐从此开始!

洁净网-洁净室行业信息资讯

当前位置: 洁净网 > 技术资料 >

车内环境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时间:2011-11-04 07:26来源: 作者: 点击:等待统计信息……
摘要:车内污染物从哪里来的?车内空气污染的成因,主要有汽车零部件和车内装饰材料中所含有害物质的释放、车外污染物进入车内以及汽车自身排放的污染物进入车内环境等。 一、汽车零部件和车内装饰材料中所含有害物质的释……
AD

车内污染物从哪里来的?车内空气污染的成因,主要有汽车零部件和车内装饰材料中所含有害物质的释放、车外污染物进入车内以及汽车自身排放的污染物进入车内环境等。

  一、汽车零部件和车内装饰材料中所含有害物质的释放,包括汽车使用的塑料和橡胶部件、织物、油漆涂料、保温材料、粘合剂等材料中含有的有机溶剂、助剂、添加剂等挥发性成分,在汽车使用过程中释放到车内环境,造成车内空气污染。污染物主要有苯、甲苯、甲醛、碳氢化合物、卤代烃等,车内材料释放的物质还是车内难闻异味的主要来源。据调查,20世纪90年代时,我国汽车平均塑料用量只有14~28公斤/辆,而同期发达国家为100~130公斤/辆,此后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以及为满足降低车重的要求,汽车塑料用量不断增加。目前塑料用量已接近80公斤/辆,粘合剂的用量也达到5~27公斤/辆;



  二、车外的污染物进入车内,如果密封不严,外界环境的污染物将进入车内环境,造成车内空气污染。污染物主要有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车内污染不容忽视

  前不久,北京两家法院受理了两起有关车内空气污染的诉讼,由于在我国车内污染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两个情节差不多的案子居然得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目前北京市丰台区法院对国内首起车内污染超标致死案进行了一审判决,认为原告证据不足,驳回其要求赔偿的诉讼请求。2002年,原告李发君的妻子购买了一辆小排量的国产轿车,使用1个月后,身上出现大量出血点,并于当年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医治无效死亡。随后,李发君将汽车送交有关部门检测,结果显示车内空气苯含量严重超标,而苯中毒可以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于是便将有关当事人推上了被告席。   同样是因为车内污染,2002年还有一件汽车消费者状告汽车经销商胜诉的案件:北京的卢先生花69万元购买了一辆美国产道奇公羊汽车。时隔不久,便开始出现脱发、流泪、头晕等症状。5个月后,卢先生被确诊为“甲醛接触反应”。在将新车送至有关机构进行检测后,结果发现车内甲醛含量超出国家室内环境检测标准的26倍,属于严重超标。法院依法判决被告赔偿原告各项损失共计75万元。
  
  调查发现:九成新车车内污染超标  一般人在购买新车时会认真挑选车子的款式和性能,但新近在北京开始的中国汽车车内环境情况调查发现,车内空气污染情况也应当是买车时需要重点考查的因素。初步调查表明,按照室内环境的检测标准,90%的新车车内空气都不合格,部分新车污染物严重超标。 
 
  根据中国科协工程联汽车环境专业委员会对被检车辆车主的调查,在主观感觉上,国产车比进口车车内环境质量差,90%以上国产车的车主都对新车气味反映强烈,价位5万-15万元的车型反映最多,车内环境主观不良感觉与车型档次成反比。 
 
  国家标准:环境标准和防污产品皆缺  车内污染在我们国家以前只是少数专业人士关注的问题,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我国既没有车内环境的统一标准,也少有改善车内环境的产品,相关市场亟待开发。记者在北京市比较大的一个汽车配件城看到,虽然这里销售着上万种与汽车有关的商品,但是防治车内污染的产品却种类很少。
  
  污染来源:面料、内饰和胶水  检测部门有关人士说,造成车内污染的主要因素是车内座椅面料、车内饰塑料件以及粘合用的胶水。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的车内环境检测标准,所以对车内环境的检测主要是参照室内环境的检测标准。专家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急迫的问题,政府应该优先考虑制定这个标准。车内杀手:可能导致重度中毒
  
  据专家的介绍,这些污染物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危害,甲醛可引起恶心、咳嗽、哮喘甚至肺气肿。而苯属致癌物质,轻度中毒会造成头痛、胸部紧束感等,重度中毒可出现视物模糊、心律不齐、抽搐和昏迷。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二维码生成器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