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十年内,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这已是无需争辩的事实。因此,在未来几十年内,煤炭能源仍将是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总体上说,我国目前的煤炭加工环节还相当薄弱,煤炭利用仍以传统、落后的技术为主,环保设施亦不配套、不健全。因而,不仅煤炭利用效率较低,煤炭资源浪费严重,而且排放大量污染物,使得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剧。 2、国内外技术现状 2.1 国外情况 国外一些国家,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消费的煤炭,绝大部分或大部分要经过洗选,因而商品煤质量较好。目前,商品煤入洗率日本为100%,德国和加拿大为95%,英国和澳大利亚为75%,前苏联和南非为60%,美国为55%。 近年来,随着洁净煤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国外不断推出更加先进的煤炭洁净加工与高效利用新技术,这些技术不仅大幅度提高了煤炭利用效率,而且具有卓越的环保特性。但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技术与设备造价昂贵,而且工程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也太高,因此,较难大量推广应用。 2.2 国内情况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一次能源以煤为主的国家之一。过去、现在和未来几十年内,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一直占主要地位,见表1。 洁净网 表1 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 年份 1952 1960 1970 1980 1990 1997 2010 2050 比例,% 95.00 93.90 80.89 72.15 76.20 73.50 64 47.7 我国的煤炭消费结构与国外也有较大差别。国外一些国家消费的煤炭主要用于发电,如美国目前的发电用煤占煤炭消费总量的比例为87%。而我国目前的发电用煤只占煤消费总量的1/3左右。 我国的煤炭利用以燃烧为主,在每年消费的煤炭中,有80%以上是直接燃烧。目前,全国有发电锅炉约4 600台,总蒸发量为43.1万t/h,年耗煤量达4亿t以上,平均供电煤耗为405 g/kWh,比工业发达国家高60 g/kWh左右;有中小型锅炉49.9万台,其中工业用锅炉为23.4万台,总蒸发量为68.4万t/h,平均单机容量为2.92 t/h,生活用锅炉为26.5万台,总蒸发量为51.4万t/h,平均单机容量为1.93 t/h;有各类工业窑炉约16万台,绝大部分技术落后、设备简陋,不仅煤炭利用效率低,造成煤炭的大量浪费,而且排放大量污染物,严重污染了环境。 我国目前使用的其他煤炭利用技术也多以传统的技术为主,如煤气化技术、炼焦技术、煤制活性炭技术等主要还是本世纪上半叶的工艺和设备。因而,不仅使得煤化工产品的质量难以改善,档次难以提高,严重制约着煤化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造成煤炭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 总体上说,我国的煤炭加工、利用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是很大的,且煤炭的终端消结构也很不合理。因此,作为世界上第一产煤和用煤大国,我国的煤炭洁净加工与高效利用虽然前途光明,然而却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