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网-洁净室行业信息资讯移动版



  由图1可见,热驱动制冷系统一次能耗率随制冷机COP 的升高而降低;在热电联产情况下,还随汽轮机进汽压力的提高而降低。虽然COP高的吸收式制冷机需要汽轮机排汽压力也高,从而汽轮发电机组的电效率降低,供热PER增大,但供冷PERCOP的变化趋势依旧。冷制机COP越低,汽轮机进汽压力的影响越显著。对于相同COP的制冷机,用联产热比用锅炉或直燃热驱动总是省能的;随着制冷机COP的降低,这种节省也是更显著。
  热制冷与电热冷相比则不能一概而论。因不仅热制冷多种多样,电热冷的PER也随COP的变化而有很大差别。例如直燃多效吸收式制冷机或进汽压力为9.0MPa背压汽轮机排汽驱动的两效吸收式机,它们的供冷PER都大体与COP=4.0的电制冷相当,优于一般小型空调器,但却比不过大型高效电动制冷;而同样的联产热驱动单效机或直燃热驱动两效机则都只能与COP<3.0的电制冷相竞争。所以实际中是需要确定一些有影响的条件,并考虑COP的不同,根据具体情况仔细计算比较的。
  两级吸收式制冷系统尽管用与供暖相同的85℃热水驱动,但因COP太低(小于0.4),从而冷却水系统电耗也高,以至供冷一次能耗率很高。即使利用废热或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由于这些热源通常具有低品位和波动特性而需要辅助加热,所以是否节能还要看辅助热加上系统电耗所占份额。例如,欲使供冷PER小于1,废热利用的两级机"免费"热所占份额f须大于2/3。因此 ,为了利用"免费"热,应当研究开发热力系数较高而再生温度较低的热驱动制冷装置。此外,在系统设计时还应采取诸如蓄热等措施,以减少辅助加热。提高废热利用率。
  由图2可见,用锅炉或直燃热供暖,即使90%的高效率,PER也达1.1。至于电热约相当于效率只有35%的燃烧器,PER高达2.9!与它们相比,利用热泵和热电联产热供暖则是省能的。
  利用进气压力≥9.0MPa的背压汽轮机排汽直接供暖PER≤0.56 ,优于COP≤6的电动热泵。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联产热供暖按85℃热水计算能耗,而热泵供暖大约是50℃热水。如果联产热直接供暖按与热泵相同的温度计算,则供暖一次能耗率将会更低。此外,图2热泵是按没有辅助加热计算的,事实上冬季热泵常受到低温热源条件限制,而需要辅助加热,PER将比图示值增高。由图2还可看出,当汽轮机进汽压力>9.0MPa,第一类单效吸收式热泵不如用联产热直接供暖。况且从全年来看,夏季用单效吸收式热泵供冷PER相当高,是不利的。吸收式热泵或许更适合利用垃圾焚烧等废热驱动。瑞典有一座50MW大型吸收式热泵站[4],用垃圾焚烧炉发生的蒸汽热能驱动,产出热水供热,同时制出的冷水用于冷凝净化垃圾焚烧炉排出的烟气,既节能又保护了环境。还有,电动热泵在非设计工况下效率会有较大降低,而这方面吸收式热泵将更优越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