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结论 冷热联供是指利用同一热源既供热又通过热驱动制冷机供冷;或利用同一设备如热泵供热和供冷。它有利于能的梯级利 用、设备利用率的提高和负荷的削峰填谷。热电联产热驱动的冷热联供系统与锅炉/直燃热或电热驱动相比总是省能的;而与电动比较,却必须考虑制冷机COP和汽轮机型号、参数及供热参数等条件作具体分析。大体上,用较高进汽压力背压汽轮机,带COP高的热制冷机的冷热联供可与一般电制冷加锅炉的冷热分供相竞争;高效电制冷加较高进汽压力汽轮机供热的冷热分供优于除"免费"热驱动之外的其它系统。用余热、可再生能源等"免费"热驱动或采用高效热泵/制冷机的冷热联供系统是否实际节能,还要看辅助加热量和主机的冷热共用的设计可能带来的运行效率降低对全年能耗的影响如何。 利用燃气轮机或内燃机余热供热供冷的内燃烧式联产系统,与上述汽轮机热电联产相比,更具有节能优势和潜力,详见文献[5]。 参考文献 1 张强,陈君燕,区域冷热联供系统能耗估算方法研究,见: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372-377。 2 沈细庭,热电联产中输热介质的选定,热电技术,1996,50(2)。 3 E. Я.索柯洛夫 热化与热力网(修订第5版)。宋英华,陈希博,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4 L E Astrand. Operating experience with a 50 MW absorption heat pump. ASHRAE Trans, 1988, 94,(I): 716-722 5 陈君燕,热电冷联产系统的节能,见:面向21世纪的热电联产论文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委会。2000.419-4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378337) 作者简介: 陈君燕,女,1936年4月生,大学,教授 100084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 (010)62356810 E-mail: CHJY263@263.net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