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网-洁净室行业信息资讯移动版

充分借助资本杠杆整合行业资源

    除了融资能力,资本市场的积聚效益还使得美的电器在对外扩张的道路上游刃有余,借助资本的杠杆,美的电器上市以来成功实施了一系列并购重组,整合行业资源。

    1998年,美的参与东芝-万家乐[9.78 0.10%]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的债务和股权重组,进入空调压缩机领域。1999年即扭亏为盈,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奠定了其中国空调压缩机行业市场第一的地位。同年,美的重组巨额亏损的芜湖丽光空调有限公司,组建美的芜湖区域战略发展基地。通过10年的发展,美的已将芜湖打造成为国内主要的家用空调生产基地。

    2006年,美的电器以1.27亿元获得集团荣事达冰洗业务控股权,表明美的正式进入冰箱、洗衣机业务,完善白电的业务布局,增强了公司核心竞争力。2007年,美的电器以4.8亿元受让集团华凌资产,提升了公司冰箱和空调产能规模,增强业务竞争力和盈利水平。通过对荣事达、华凌等相关资产的整合,解决了集团内的同业竞争,进一步强化了资产整体协同效应。

    2008年,美的电器在资本市场继续发力,以16.8亿元收购小天鹅24.01%股权,成为小天鹅的控股股东,全面提升了美的洗衣机业务的综合技术实力,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公司白色大家电的产业结构和战略布局,凸显了加速冰洗发展的战略意图。2009年,美的电器以洗衣设备69.74%的股权对价认购小天鹅股份,将小天鹅作为美的电器的洗衣机业务平台,提高了经营效率,彻底解决了公司与小天鹅的同业竞争问题。

    作为规范运作的上市公司,让美的电器的国际化道路也渐行渐顺。继在越南建设家用空调基地后,2010年5月收购埃及Miraco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截至10年中期,美的电器的外销已占比近30%,“走出去”是美的未来的重要战略方向。

要成为成功的行业整合者,需要具备众多的优良素质。其中上市公司带来的财务的公开稳健性、运作的规范化和较高的信用等级,都成为美的电器在行业整合中的重要工具。在发展的道路上,不少没有及时对接资本市场的赫赫有名的家电龙头企业,都成为美的电器的整合对象。

完整的现代企业制度保证持续平稳发展

    美的电器20年来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外部监督所要去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规范的公司治理以及公开透明的运作模式,从外部推动着美的电器企业治理水平的持续提升。从乡镇企业起家的美的电器,已非当年的“吴下阿蒙”,而是通过高效的治理保持良好的效益,并通过复制成功的运营模式,启动了一轮又一轮的行业整合。

    资本市场是美的电器产权改革的催化剂,在1990年,在当时国人还将“股份制”视为“资本主义”的时候,成长于田野之间的乡镇企业美的电器悄然开始了股份制改造。公司创始人何享健已经意识到,“一个企业的进步,需要股份制改造这种代表未来方向的手段”。

    1993年借助股份制改革的试点契机,美的电器成为第一家由乡镇企业改组而成的上市公司。2001年,美的成功借助资本市场的规范性,进一步实现了乡镇上市公司的首例MBO,及早解决了国有产权处置的问题。管理层成为美的电器大股东,地方政府成功退出,美的电器正式成为产权明晰的民营股份制企业。

    如果把事业扩展到中国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30年历程,不少当年曾经叱咤风云的民营企业都由于产权问题而过早的陨落。借助资本市场的产权改革,为美的的持久发展打开了通道。

    在企业做大的过程中,美的电器得益于资本市场的外部监督,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分权合理,授权有度”的企业治理体系。通过事业部制的建立,美的电器有效的突破了管理的瓶颈,为每个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空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