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容积式制冷压缩机及机组、冷水机组和空调机(器)的名义工况。
本标准适用于容积式制冷压缩机及机组、冷水机组和空调机(器)的设计、检验、验收等用途。同时也适用于进出口贸易的检验与验收标准。
2 引用标准
GB9237 制冷设备通风技术规范
3 容积式制冷压缩机及机组和压缩冷凝机组名义工况
3 . 1 制冷剂为 R12 、 R22 和 R502 的压缩机及机组和压缩冷凝机组的名义工况
3 . 1 . 1 制冷压缩机及机组的名义工况见表 1
表 1 (℃)
类别 工况序号 蒸发温度 冷凝温度 吸气温度 液体温度 机组型式 高温 1 ( 1A ) 7 ( 7.2 ) 55(54.4) 18(18.3) 50(46.1) 所有型式 洁净网 2 7 43 18 58 中温 3 (3A) -7(-6.7) 49(48.9) 18 (4.4) 44(48.9) 所有型式 ( 全封闭 ) (3B) (18.3) ( 半封闭 ) ( 开启式 ) 4 -7 43 18 38 所有型式 低温 I 5(5A) -23(-23.3) 55(54.4) 32(32.2) 32(32.2) 全封闭 6(6A) 49(48.9) 5(4.4) 44(48.9) 所有型式 7 -23 43 5 38 低温 II 8 (8A) -40 35(40.6) -10 (4.4) 30(40.6) 所有型式 全封闭 (8B) (18.3) ( 半封闭 ) ( 开启式 ) 注:括号内的工况供进出口贸易中检验与验收用,带括号的工况参数适用于带括号的工况,下同。 3 . 1 . 1 . 1 工况( 1A )使用 35 ℃吸气温度时需注明。
3 . 1 . 1 . 2 工况 1 、 2 、 3 、 4 、 5 、 6 、 7 、 8 的环境温度均为( 25+5 )℃, 5 和( 5A )号工况为 32 ℃,其他带括号的工况为 35 ℃。
3 . 1 . 1 . 3 工况 8 、 8 ( A )和( 8B ),当机组型式为单机双级机组时,中间温度为中间压力饱和温度加 10 ℃。
3 . 1 . 2 热泵型压缩机及机组的名义工况见表 2 。
表 2 (℃) 洁净网
项目 工况序号 蒸发温度 冷凝温度 吸气温度 液体温度 环境温度 空气源类 制冷 1 ( 1A ) 7(7.2) 55(54.4) 18(18.3) 50(46.1) 35 高温制热 2 ( 2A ) -1(-1.1) 43(43.5) 10 38(35) 低温制热 3 ( 3A ) -15 35 -4(-3.9) 30(26.7) 水源类 制冷与制热 4 ( 4A ) 7(7.2) 49(48.9) 18(18.3) 44(40.6) 3 . 1 . 3 制冷压缩冷凝机组的名义工况见表 3 。 表 3 (℃)
类别 工况序号 蒸发温度 吸气温度 冷凝器冷却方式 环境温度 压缩机及机组 型式 风冷 水冷 蒸发冷却 进风干球 进口 出口 进风湿球 高温 1 ( 1A ) 7(7.2) 18 (18.3) 32 (32.2) 30 (29.4) 35 24 (23.9) 35 所有型式 中温 2 (2A) -7(-6.7) 18 (4.4) 所有 型式 ( 全封闭 ) (2B) (18.3) (半封闭开启式 ) 低温 I 3(3A) -23(-23.3) 5 (4.4) ( 全封闭 ) 低温 II 4 (4A) -40 -10 (4.4) (4B) (18.3) (半封闭开启式 ) 3 . 1 . 4GB9237 中列出的其他制冷剂可参照上述工况的规定。
3 . 1 . 5 替代制冷剂应按上述工况的规定。
3 . 2 制冷剂为 R717 的压缩机及机组和压缩冷凝机组名义工况
3 . 2 . 1 制冷压缩机及机组的名义工况见表 4 。低温 II 类工况:当机组为单机双级机组时,工况 3 中间温度为中间压力饱和温度加 5 ℃,工况( 3A )的液体温度为中间压力饱和温度加 5.6 ℃。
表 4 (℃) 洁净网
类别 工况序号 蒸发温度 冷凝温度 吸气温度 液体温度 环境温度 中温 1 (1A) -7 (-6.7) 35 -1(-1.1) 30(35) 32(32.2) (1B) (-15) -9(9.4) 低温 I 2(2A) -23(23.3) -15(-17.8) 低温 II 3(3A) -40 -20(-34.4) 30 3 . 2 . 2 制冷压缩冷凝机组名义工况见表 5 。
表 5 (℃)
类别 工况序号 蒸发温度 吸气温度 环境温度 冷凝器冷却方式 风冷 水冷 蒸发冷却 干球 进口 出口 进风湿球 高温 1 7 15 32 32 30 35 24 中温 2 -7 1 低温 I 3 -23 -15 低温 II 4 -40 -20 4 冷水机组名义工况
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机组的名义工况见表 6 。其中风冷热泵型仅适用于容积式冷水机组,机组的水侧污垢系数为 0.0086m 2 •℃ /kW 。
表 6 (℃) 类别 工况序号 使用侧 热源侧或放热侧
冷温水 水冷 风冷 蒸发冷凝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干球 湿球 进风湿球 制冷 1(1A) 12(12.4) 7(6.7) 32(29.4) 37(35) 35 24(23.9) 24(23.9) 热泵 2 40 45 12 7 6 - 注:工况 1 和( 1A )风冷冷凝器不采用蒸发凝结水冷却时,湿球温度不作规定。 5 空调机(器)名义工况
5 . 1 单元式空调机的名义工况见表 7 。
表 7 ( ℃)
类别 工况 序号 室内机组 室外机组 洁净网 进风 风冷 蒸发冷却 水冷却 干球 湿球 干球 湿球 干球 湿球 进口 进口 制冷 1(1A) 27(26.7) 19.5(19.4) 35 24(23.9) 35 24(23.9) 30(29.4) 35 热泵 高温 2 (2A) 21(21.1) - (15.6) 7 (8.3) 6 (6.1) - 12 21.1 - 低温 (2B) -8.3 -9.4 (10) 恒温 恒湿 3 23 17 35 24 35 24 30 35 注:①热泵工况的水流量与制冷工况水流量相同。 ②制冷工况风冷冷凝器不采用蒸发凝结水冷却时,湿球温度不作规定。
5 . 2 房间空调器名义工况见表 8 。
表 8 ( ℃)
类另 工况序号 室内机组 室外机组 进风 风冷 蒸发冷却 水冷却 干球 湿球 干球 湿球 干球 湿球 进口 出口 制冷 1 ( 1A ) 27 19.5 (19.0) 35 24 35 24 - (30) - (35) 热泵 高温 2 ( 2A ) 21(20) 12 7 (7) 6 (6) - 低温 ( 2B ) (2) (1) 5 . 3 计算机机房专用空调机的名义工况见表 9 。
表 9 ( ℃)
类别 工况序号 室内机组 进风温度 周围温度 水蒸气 电加热 热水 干球 湿球 干球 湿球 压力 (表) kPa 饱和温度 - 进口 出口 制冷 1 ( 1A ) 22 ( 22.2 ) 15(14.7) 22 ( 22.2 ) 15(14.7) - - 洁净网 加湿 2(2A) 22 ( 22.2 ) 14.5(14.2) 22 ( 22.2 ) 14.5(14.2) 105(10.4) 供水进口温度 21(21.1) 加热 3 ( 3A ) 15(15.5) - 22 ( 22.2 ) - 120(121) 额定 电压 80 (82.2) 70 (71.1) 类别 工况序号 室外机
风冷 蒸发冷却 水冷却 乙二醇冷却 干球 湿球 干球 湿球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制冷 1(1A) 35 24(23.9) 35 24(23.9) 30(29.4) 35 41(40.6) 46(46.1) 加湿 2(2A) 19.5(19.4) 14(13.9) 19.5(19.5) 14(13.9) - 21(21.1) - 32(32.2) 加热 3(3A) - 注:①制冷和加湿工况风冷冷凝器不采用蒸发凝结水冷却时,湿球温度不作规定。
②乙二醇溶液质量浓度为 40% 。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冷冻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金禄、张明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