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影响紊流洁净室性能的大多数原理已经明了。同样已成为定论的是:人是悬浮细菌之源。细菌大量散步在皮肤上,松散纺织成的棉质服装对防止细菌扩散无能为力,所以对密织面料的需求提上了日程。
1960年,英格兰的布劳尔斯和克鲁尝试在米得尔斯伯勒市手术室布满整个吊顶的散流器获得下行运动的“活塞”式气流(即单向流,尽管当时不这样称呼)。但其低速流不幸被来自人员和手术室灯的热气流以及人员的活动所破坏,因而无法实现良好的单向流。这就是当约翰·强利教授(在赫沃空调公司的协助下)决定改进其在英国曼彻斯特附近惠灵顿医院手术室的通风时的情况。
图2.4 强力——赫沃斯“温室”
强利是髋关节更换术的先驱,他发明了一种塑料或金属制造的人工关节代替有病的关节。开始时,他的手术病人败血症患病率为10%,这是个大问题。于是他采取了许多预防措施。他与赫沃斯尝试利用当时的知识(1961年),完善下行气流的“活塞效果”。他们不是利用整个手术室的天花板(如劳尔斯和克鲁所做的那样),而是将其限制在一个小的面积范围内,由此改进下行气流。他们在手术室中放置了一个7英尺乘7英尺的“温室”,如图2.4所示。
图2.5上一强利公布的该系统的气流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它实现了较好的下行单向流。
图2.5 强利所做原系统的气流状况
强利和赫沃斯空调公司增加了送风量,然后我们利用从美国和其他地方的层流(单向流)系统工作中获得的知识,实施了设计改进。强利发现对手术室的改进和对服装的面料及设计的提高,显著减少了悬浮细菌,而髋关节深度感染的减少恰恰与之相对应:从1959年手术室条件较差时的10%,降低到了1970年其全部改进到位时的不到1.0%。英国医学研究会证明,在20实际80年代,应用单向流隔离系统加上密封式服装,关节手术引起的败血症比紊流手术室降低四分之一。
7、早期的工业洁净室
在工程制造业中也取得了相似的进展。第一个工业生产用洁净室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投入使用的,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枪械、坦克、飞机用仪器的质量和可靠性。那时人们认识到,必须提高生产环境的洁净度,否则投弹瞄准器这样的装置就会出现故障。但当时只要假定洁净室要保持得象人们的住房那样清洁,于是便使用了不产生粒子的不锈钢做表面装修并保持其清洁。但人们还没有认识到,由机器和人员产生的大量悬浮粒子之扩散,应由大量的洁净送风使之降至最低。比如对于药品生产车间,当时的主流思想就是必须大量使用消毒剂使其不含微生物。为便于消毒,墙体使用帖面,地面则用水磨石铺面,并带有排水槽和下水口,以便排出消毒剂。通风也很原始,每小时换气仅几次。在室内或在生产区与外部区域之间,还谈不上气流控制。人员穿的棉服衣着与哪个时代手术室使用的相似。那时即便有更衣区,也是非常简陋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