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始终坚持科教优先战略,在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建设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营造激励创新的政策环境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2.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提升产业整体水平。一大批科技自主创新企业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苏州科达科技有限公司荣获2004“中国通信行业综合实力50强”、“中国最具成长性企业”称号,2004年7月在新加坡挂牌上市;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中国芯”被列为“863”重点项目。苏州高新区现已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68家,高新技术产品297项,软件企业100多家,授权专利1500多件。越来越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将技术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 3.充分注重借脑引智,形成双轮驱动格局。苏州高新区先后与清华、国防科大、复旦、中科院物理所、沈阳自动化所、长春光机所等十多所大院大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积极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到高新区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目前,企业与高校合作建立的高新技术企业已有近40家,仅与中科院合作的项目就达15项。苏州高新区80%%以上的“863”项目都是企业与院校合作的成果。此外,苏州高新区还积极鼓励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目前已聚集了15家外资研发机构,并大都保持着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研发。 4.全力打造创新平台,完善科技创新环境。10多年来,苏州高新区先后建立了苏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际企业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环保产业园、苏州高新软件园、新药创制中心、苏州汽车零部件火炬计划产业化基地、民营科技园、苏州高新创业园等一批创新载体、研发基地和技术转移基地。特别是由部省共建的苏州科技城、苏南工业研究院,将成为苏州高新区自主创新的强大引擎和苏州市正在崛起的自主创新高地。在完善科技创新环境建设方面,苏州高新区着力为企业提供资金、专利、技术等支持平台,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成立了苏州高新风险投资公司,充分发挥投资、服务、引资、担保、配套五大功能;成立的苏州高新区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专门为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扶持和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5.实施人才兴区战略,多方吸纳广揽人才。苏州高新区实行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人才策略广揽人才。人力资源采取定期集市经常化、专场集市特色化、大型招聘规模化、日常查询网络化,并加入了武汉、西安人才网及江、浙、沪国家教委直属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协会,可直接面向全国招聘各类人才。创业中心多次组团赴海外“招才引智”,有针对性地加大对符合区域产业发展要求的海外留学人员及创业团队的引进力度。江苏省内外15所高质量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被确定为向苏州高新区输出技术工人的培训基地。高新区还建立了软件学院实训基地———中国苏州软件学院实训基地,通过开展各种实战培训,使软件学院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胜任实际工作,实现就业“零适应期”。目前全区拥有大专以上各类专业人才47272多人,包括来自世界14个国家的留学人员500多人,博士500多人,硕士1400多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