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 围 如何减轻GMP后遗症的影响已经成为贵阳制药行业必须面临的问题,为此,贵阳制药行业和政府部门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加速贵阳制药行业的“突围”力度。 鼓励企业联合发展,实现互补优势,降低经营成本,在市场开拓、产品创新、品牌提升等方面上台阶,这是我市采取的一项措施,并且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经过有关部门的牵线搭桥服务,赤天化集团、益康药业、益佰药业、同济堂药业等18家企业分别与天安药业、科辉药业、林东药厂、贵阳制药二厂等24家技改难度大的药业成功进行收购、控股、联合等资产重组,为全市近年内实现力争培育2-3家年销售收入达5亿元的制药企业的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些企业负责人建议,目前业界对委托生产(OEM)持肯定态度,由于中国廉价的生产成本,外资药企一直都有意在中国做药品的生产外包,但中国药厂较落后的生产工艺和不稳定的产品质量很大程度上妨碍了这一模式的普及,但是GMP认证为外资药企在中国的生产外包扫除了最大障碍,相信这应是一个较大的市场。希望政府部门对这方面加强有意识引导,如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加大对制药行业生产能力的推介力度。 鼓励药业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加快新药和民族药的研究开发力度,这是一些企业界为贵阳药业发展开出的一剂“药方”。他们认为,贵阳近年来生产出的克咳、天麻头风灵、热淋清、宁泌泰、六味地黄丸、抗妇炎、仙灵骨葆、咽立爽等民族药品,初步树立了贵阳“苗药”品牌,而贵阳民族药开发的潜力还十分巨大。他们建议,政府部门应该像过去扶持企业实施GMP改造一样,设立专门的基金和扶持资金,同时加强对企业信息服务等工作,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更快的发展。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的医药产业极具发展潜力,2010年,中国医药市场价值将达600亿美元,2020年将达1200亿美元,医药产业仍然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同时,制药行业作为贵阳重要的后续支柱产业是具备一定的条件的。因此,如果能进一步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加速贵阳制药行业的发展,贵阳制药行业发展必将会迎来一个“艳阳天”,成为贵阳生态经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