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设计人员、设计单位的管理者应当重视这种工作,改变设计和其他技术人员的业绩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在员工的业绩评价中,应当重视技术人员参与经营、与业主和施工单位合作的业绩,提高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和业主密切合作的积极性。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应当做好国内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紧密配合起来,在国际工程总承包市场上争取更多的项目和合同,实现中央政府“走出去”的战略部署。各个部门之间要互相提供机会,以求共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务必不要再互相压价、做“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傻事。 另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建筑企业在总承包方面占有优势。我国政府应当在WTO规则允许的条件下,在总承包市场上尽可能地保护国内建筑企业。否则,国内企业不但不能进入国外总承包市场,反而会将国内的总承包市场拱手让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都将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作为自己的发展战略。建筑业也是这样。近几年来,许多国外的设计人员或设计公司,打入我国设计市场。但具体的设计工作却是由我们国内的设计人员完成。这就是外国公司为降低成本而利用“外部资源”的具体表现。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外部资源已经很容易为我所用。将居住在地球不同地点的业主、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和咨询人员组合起来,建立“虚拟”的项目班子已非难事。因此,总承包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更容易实现。互联网以及适合于网上使用的设计、施工和管理软件,可以大大提高技术和管理人员不足的企业承包设计—施工合同的能力。相比之下,我国目前设计和施工脱节的建筑业结构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缺乏为业主提供设计—施工服务的资源的我国建筑企业完全可以利用上述的通信和电脑技术和手段,同国内外其他个人或公司建立联系,取得信任,建立“虚拟”项目班子。这样做,不但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并因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择和组合资源而大大提高为业主提供的服务质量,而且还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成长和壮大。 洁净网 在这方面,务必要转变观念,千万不能受“大而全”或“小而全”、凡事都自己干的“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的建筑企业的竞争力不是体现在“自己”力量的多寡和强弱,而是体现在组织、协调和利用日益丰富的资源的能力上。 建筑企业应当通过实践设计—施工总承包,重新认识自己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角色、任务、作用和地位,重新认识我们面前的竞争形势,重新制订自己的发展战略。 工程的采购到底应采取何种形式? 笔者认为主要取决于五个主要方面的因素:工程的性质、业主的选择、承包商的能力与可用资源、资金来源以及法律规定。 1.工程的性质 一般说来,设计采购施工/交钥匙适合于石油、化工、电力、冶炼和交通等部门的项目。这些项目的技术特点,决定了采用设计采购施工/交钥匙合同方式要比其它方式好得多。另一方面,上述项目,业主即使参与,作用也不大,必须依赖承包商的经验与专业特长。 高技术项目,例如生物制药、微电子、医疗设备、洁净车间、智能建筑等项目也特别适合采用设计-施工合同。因为这类项目有技术秘密要保守,善长此类项目施工的承包商也不多。 我国的一些大公司,例如中国寰球化学工程公司、中国成达化学工程公司等在海外就承包过若干这样的大项目。 有些简单、重复的项目,不论大小,只要无须业主过细地参与设计和施工过程,就适合采用设计—施工合同。例如成排的住房、快餐店、停车场、仓库等。 设计—施工合同也适合于小项目,小公司也可以为业主提供设计—施工总承包服务。小工程更容易成功。没有总承包经验的公司,可以从小工程开始,为业主提供设计—施工总承包服务。这样做可以迅速树立信心,建立和锻炼队伍,为承揽大型项目积累经验,加快进入总承包市场的速度。总之,中小建筑企业搞总承包应当循序渐进,从小项目开始,不能急于求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