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5)当居住建筑、医院及幼儿园等建筑物采用轻型结构时,其外墙最小传热阻,尚应符合国
家现行《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的要求。
允许温差Δty值(°C) 表3.1.4-2
建筑及房间类别 |
外墙
|
屋顶
|
居住建筑、医院和幼儿园等 |
6.0
|
4.0
|
办公建筑、学校和门诊等 |
6.0
|
4.5
|
公共建筑(上述指明者除外)和工业企业辅助建筑物(潮湿的房间除外) |
7.0
|
5.5
|
室内空气干燥的生产厂房 |
10.0
|
8.0
|
室内空气潮湿正常的生产厂房 |
8.0
|
7.0
|
室内空气潮湿的公共建筑、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
当不允许墙和顶棚内表面结露时
当仅不允许顶棚内表面结露时 |
|
|
tn-tl
|
0.8(tn-tl)
|
7.0
|
0.9(tn-tl)
|
室内空气潮湿且具有腐蚀性介质的生产厂房 |
tn-tl
|
tn-tl
|
室内散热量大于23W/m3,且计算相对温度不大于50%的生产厂房 |
12.0
|
12.0
|
注:(1)室内空气干湿温度的区分,应根据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按表3.1.4-4确定。 洁净网
(2)与室外空气相通的楼板和非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其允许温差Δty值,可采用2.5oC。
(3)表中 tn---同式(3.1.4-1~2)
tl---在室内计算温度和相对温度状况下的露点温度(℃)。
换热系数和换热阻值 表3.1.4-3 洁净网
围护结构内表面特征 |
an
W/(m2·℃)
[kcal/(m2·h·℃)]
|
Rn
(m2·℃)/W
(m2·h·℃)/kcal
|
墙、地面、表面平整或有肋状突出物的顶棚,当h/s≤0.3时 |
8.7(7.5)
|
0.115(0.133)
|
有肋状突出物的顶棚,当h/s<0.3时 |
7.6(6.5)
|
0.132(0.154)
|
注:表中 h-肋高(m); 洁净网
s-肋间净距(m)。
室内干温程度的区分 表3.1.4-4 洁净网
类别
|
温度(℃)
|
≤12
|
13~24
|
>24
|
相对湿度(%)
|
干燥
|
≤60
|
≤50
|
≤40
|
正常
|
61~75
|
51~60
|
41~50
|
较温
|
>75
|
61~75
|
51~60
|
潮湿
|
-
|
>75
|
>50
|
第3.1.5条 确定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时,冬季围护结构室外计算温度tw,应根据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D值,按表3.1.5采用。 洁净网
冬季围护结构室外计算温度 表3.1.5 洁净网
围护结构类型 |
热惰性指标 |
tw的取值(℃) |
Ⅰ |
>6.0 |
tw=twn |
Ⅱ |
4.1~6.0 |
tw=0.6twn+0.4tp·min |
Ⅲ |
1.6~4.0 |
tw=0.3twn+0.7tp·min |
Ⅳ |
≤1.5 |
tw=tp·min |
注:(1)表中twn和tp·min---分别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和累年最低日平均温度(℃),按本规范 洁净网
附录-采用。
(2)D≤4的实心砖墙,计算温度tw,应按Ⅱ型围护结构取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