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5.2.15 楼宇自控系统功能完善,各子系统均能实现自动检测与控制。 优选项 5.2.16 建筑屋面采用种植屋面技术。;y0D:~w9U/N2y;d 5.2.17 对于直接以天然气作为一次能源的系统,采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技术和回收燃气余热的燃气热泵技术,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Q/k 5.2.18 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5%。 5.2.19 建筑冷热源、空调输配系统、照明、生活热水等部分能耗实现分项和分区域计量。节能 5.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建筑能耗,建筑能源P3s 控制项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建筑能耗、建筑能源 K K \#Y M9D6_!l ] B 5.3.1根据建筑类型、气候条件、用水习惯等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考虑传统与非传统水源的利用,降低用水定额。 5.3.2设置完善的供水系统,水质达到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标准,且水压稳定、可靠。 洁净网 5.3.4 管材、管道附件及设备等供水设施的选取和运行不应对供水造成二次污染,并应设置用水计量仪表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检测管道渗漏。 5.3.5 合理选用节水器具,节水率大于25%。 一般项 5.3.6 在降雨量大的缺水地区,选择经济、适用的雨水处理及利用方案。 5.3.7在缺水地区,优先利用附近集中再生水厂的再生水;附近没有集中再生水厂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选择其他再生水水源和处理技术。 5.3.8采用微灌、渗灌、低压管灌等绿化灌溉方式,与传统方法相比节水率不低于10%。 5.3.9 优先采用雨水和再生水进行灌溉。 5.3.10 游泳池选用技术先进的循环水处理设备,采用节水和卫生的换水方式。 5.3.11 景观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且用水安全。 优选项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建筑能耗,建筑能源8a 洁净网 5.3.12 沿海缺水地区直接利用海水冲厕,且用水安全。 5.3.13办公楼、商场类建筑中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在60%以上。 5.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能,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建筑能耗,建筑能源¬s l o d o B 控制项 5.4.1 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满足《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GB18580∽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要求。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建筑能耗,建筑能源 f h 5.4.2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符合《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建筑能耗,建筑能源 } g n5j&k3~ 一般项 5.4.3 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用量70%以上(按重量计绿色建筑、 5.4.4使用耐久性好建筑材料,如高强度钢、高性能混凝土等建筑材料。节能,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建筑能耗,建筑能源9[ Y7b q:n | t O Y"{ P 5.4.5 使用可改善室内空气环境的功能性装饰装修材料。 5.4.6 结构施工与装修工程一次施工到位,不破坏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构件及设施,装修时避免重复装修与材料浪费。 5.4.7 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优先使用工业或生活废弃物生产的建筑材料。 优选项 5.4.8 从全生命周期(包括材料的生产、运输、使用、维护、废弃、再生利用等)评价并优选所用建筑材料。9Z&s O G5}#fL n 5.4.9采用高性能、低材耗、耐久性好的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建筑能耗,建筑能源 L5t-o y5^0p2U y y 5.5 室内环境质量 控制项 5.5.1 采用中央空调的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满足设计要求。 5.5.2 围护结构内部或表面无冷凝现象。"dI ` I;?*g 5.5.3采用中央空调的建筑,新风量符合标准要求,且新风采气口的设置能保证所吸入的空气为室外新鲜空气。节能,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建筑能耗,建筑能源 r u4a-\ U8I8S%q c*I (责任编辑:admin) |